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理 >> 走遍神州
 发布日期: 2001年6月30日
岳麓书院雨中情
李轩

  入秋以来的第一场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长沙岳麓书院内密茂的樟树、桑树、银杏、古槐也轻轻地落下几片黄叶,似乎在告诉人们:秋天到了。 

  书院位于南岳七十二峰的尾脉——岳麓山下,故以“岳麓”为名。毛毛细雨中,山间濡满清香,满眼湿漉漉的绿,很是清爽。沿着幽雅的小径缓缓上行,虔诚与庄重也一寸寸增长。丛林环抱深处,一座神态蔼然的建筑静处其间,古山门上赫然题写着:“千年学府”。 

  据志书记载,这个占地两万余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创建于公元976年,至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举步入院,大门两旁一副对联格外引人注目:“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它道出了这座历经沧桑的学府,以多么博大的襟怀,为中华文化的生存发展作出了贡献。历史上著名人物如王夫之、蔡锷、杨昌济、蔡和森、邓中夏、谢觉哉等,都是从岳麓书院走向社会的。 

  雨渐渐大了起来。登高远望,只见雨中的书院崇阁巍峨,层楼高耸,檐角飞挑,青瓦白墙,山色空。此景此情,使我禁不住朗诵起古人的诗句来:“教同化雨绵绵远,泉似文澜汩汩来。” 

  讲堂是书院的“心脏”。就是在这个讲堂上,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张论学交流,举办了大型学术会讲,时有“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之美誉。历代名家宗师也多会于此,传道授业,说古论今。遥想当年,天下学子,八方而来,席地而坐,凝神听讲,数千之众,潜心求学。如此学习盛况,方造就人才辈出,成果丰硕! 

  经讲堂,过后屏,豁然开朗,眼前凸现一座偌大的御书楼。这座曾以收藏御赐图书为主的古代图书馆,饱尝劫难,屡毁屡建,今日得以完好。馆内珍藏着5万余册图书,为海内外学子教研使用。 

  从岳麓书院后门出,沿石径行数百米,一座小亭名为“爱晚”。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给这座亭子增色不少。毛主席青年时代曾寓居岳麓书院,携蔡和森、邓中夏等在爱晚亭指点江山,议论国事。如今的“爱晚亭”三字,即为毛泽东题写。当我得知爱晚亭与滁县的醉翁亭、杭州的湖心亭、北京的陶然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时,更加深了对此亭的情感。亭内秋风习习,亭外秋雨绵绵,好一个宜人的读书时节! 

  “三湘隽士讲研地,四海学人向往中。”雨中书院,清新、明亮、舒坦。浓浓的文化氛围,使书院大树上的每一片树叶都透散出油墨的香味;秀丽的文化意蕴,使书院池塘里的每一层涟漪都传播着学术的波澜。 

  雨中的岳麓书院,它的美是独特的、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