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人的居住受居住地区的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及社会经济等影响。大体上分为游牧和定居农业两种。
游牧居民 游牧民居住的毡房有自己的特点:毡房为雪白色,一般高3米多,直径3—4米不等,四周用条木80到120根,结成网状圆壁,与用椽木组成的伞形圆顶两部分组成毡房骨架,外面先围一圈芨芨草帘,草帘外围再围以白色厚毡,用行绳勒紧,壁上留有木框门,顶部职央留有圆形天窗,天窗一般直径约1米,留有一块方形活动毡盖,白天揭开,夜间或下雨时盖上,它有通风和吸收阳光的作用,毡房的中央和周围栽有大石或木桩,用坚固的粗毛绳把毡房系在上面,以防大风的袭击。毡房门多开向东南,以避北风。里面安装有木门,外面挂上毡制的帘子。室内有火和炉灶,进门右边为厨房,用精制的芨芨草帘装饰。右后角为父母及年幼的子女的铺位,右后角为儿子和媳妇的铺位,中间为客人铺位,左前方牧马具、狩猎用具。这种毡房,搬迁方便,易于短时间内搭成和拆迁,冬暖夏凉,并能抗风暴。
定居农业居民 生活在平原野寺区从事种植业生产的柯尔克孜人民已经住上了砖木、土木结构的住房,这种住房大多为长方形,以土盖顶的闰顶屋。住房一般为三间,中间开开的一间为厨房,左右两间为父母及子女的住房,已婚儿子,都要另建新屋;若是小儿子,则挨着三间房再添盖一间新房。与父母共用厨房,服侍双亲。柯尔克孜人对住房的室内布置非常讲究,巨形挂毯是必不可少的,挂毯所织内容一般以刀、枪、剑、戟及战争场面为多,亦有传说故事、民间传奇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