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简 介

   一唱起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那优美舒展的“赫尼哪”调,总会让人想起生活在我国东北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人民。

  “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赫哲人自称‘用日贝”、“那尼卧”、“那乃”,即本地人的意思,又称“赫真”(意为:“东方的人”)、“奇楞”(意为“住在江边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人口约4200多人,主要居住在同江市、饶河县、依兰县、佳木斯市郊区敖其村等。

  赫哲族生活的地方,是我国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三江沃野,山水纵横,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特产——蝗鱼、蛙鱼、三花五罗、貂皮、麝鼠……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的天然渔场和逐猎之地。人们常用“棒打樟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锅里来”来描述这里的富庶。勤劳的赫哲人世世代代生息

  在这里,开发了三江流域的山山水水。赫哲族民谣里说:“两块板,可以穿沟跳涧,三块板,可以漂江过海。”这是对驰骋游戈在三江流域的赫哲人骁勇性格的写照。

  富饶美丽的三江流域养育了赫哲族人民,使这个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古老民族,这个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仍保留着不少原始渔猎文化遗迹的民族充满了神奇色彩。那圆木叠成的“塌古通”(鱼楼),那招待客人的刹生鱼,香喷喷的烤鱼;那夜晚渔滩不灭的篝火,动听的民间说唱文学“伊玛堪”、民歌:“嫁令阔”、传说“特伦固”和重话、寓言“说胡力”;那各种鱼皮制作的精美服饰,古老的桦皮船、鱼叉;那冬天冰上捕鱼和狗拉扒犁的场景……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异彩纷呈,让人着迷。

  早年,捕鱼和狩猎是赫哲族的主要生产活动,鱼和猎获品是赫皙族衣食的主要来源。在清代,赫哲族与内地及当地各民族的产品交换日益发展,渔猎的工具有所改进,生产力逐渐提高,至清末已从原始社会末期跨人阶级社会。辛亥革命后,三江平原开发的速度加快,渔猎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与汉族及周围其他各族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对赫哲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实行野蛮统治,甚至公开推行种族灭绝政策,使赫哲族濒临灭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赫哲族生产得以迅速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人口从1945年的300人增加到1990年的4000多人。

  赫哲族人民在长期的渔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有说唱文学、民间故事、音乐和美术等,丰富了祖国的文化艺术宝库。 “伊玛堪”是赫哲族民间流传的说唱文学。内容大部分是歌颂英雄好汉的事迹,歌颂家乡的美丽富饶,反映青年男女纯仆的爱情,叙述部落间的战争和兴衰,表现渔猎生产的本领、技能和宗教的流传等。大多数故事都是以胜利为结局,以团圆而告终。故事中的千军万马、男女老幼、飞禽走兽、神仙鬼怪等,通过说唱者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地说唱出来,使听众为之入迷。

  “说胡力”,是以讲述为主的民间文学,有寓言、童话、传说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短小活泼,通常是老人给儿童们讲述,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

  赫哲族人民热爱音乐,善于歌唱,流传着许多民间歌曲,主要有,“嫁令阔”、“赫尼哪”等,歌词多为触景生情即兴编出的。“嫁令阔”是一种情感纯朴、轻柔悠扬、流传很广的抒情歌曲,用来歌颂美丽的大自然,抒发对家乡的山河、风光、沃土、旷野的无限热爱之情。“赫尼哪”是一种民间小调,多是妇女们在劳动中哼唱的明朗轻快的曲调,它婉转清丽,悠扬嘹亮,旋律优美。“空康吉”(口弦琴)是赫哲族占代流传下来的乐器,但现今能熟练演奏的人已不多。 赫哲族的装饰图案很丰富,他们的衣帽绣着各式各样的云纹图案和各种花朵,构图壮观、美丽。他们的绘画和雕刻也很精美。绘画大多以植物、动物和佛像为题材。家具、器皿,特别是桦皮盒干都刻着精细的云纹、花朵。鸟兽、山水风景等,虚实相间,精致美观。 过去,赫皙族信仰多神教,相信万物有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赫哲人的宗教观念逐渐淡薄,如今已很少有人信仰多神教了。

  旧时代的赫哲族衣服都用鹿皮和鱼皮制作,鞋用鱼皮及狍、鹿腿皮做成,内絮乌拉草。妇女的衣服主要用色布,边缀铜铃,与铠甲相似。20世纪初,逐渐用布替代鱼、兽皮,一般外衣是皮做的,内衣是布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女衣饰多与当地汉族相同。

  赫哲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造就了本民族的优秀人物:吴进才是一代出色的民歌歌手、故事能手和“伊玛堪”演唱家,他说唱的伊玛堪《安徒莫日根》曾获全国优秀民间文学奖。尤永贵是民俗画家,他的作品有100多幅被国内外有关部门收藏。科学家毕大川是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乌·白辛是我国当代才华横溢的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