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西南部的积石山下,在滚滚黄河的上游之滨,有一个水美土肥草青、宜农宜牧的好地方,它就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数百年来,保安族一直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建设着伟大的祖国和美丽的家园。
保安族有1.2万多人,以农业为主,兼营商业和手工业。农作物主要有大麦、小麦、玉米、养麦、马铃薯、豌豆、胡麻等。保安族经商的特点是行商,他们的足迹遍布西北地区、西藏乃至印度等。保安族的手工业主要是打铁:扫制镰刀、斧头、剪刀、铲子、门扣、菜刀、炊具等,其中,腰刀的生产占首要地位,约占产品总数的80%~90%。
保安腰刀品种繁多,当一把把"十样锦"、"波日季"、"双刀"、"细螺"、"扁鞘"、"哈萨刀"、"蒙古刀"、"满把"等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那精美绝伦的制作,美观大方的外形,锋利耐用的刀刃,寒光四射的剑身。让你眼界大开。恍忽间,一种美不胜收的感慨油然而生,竟让人疑惑道:"此物只应天上有,宝刀明月共辉光。"
早在元代,保安族就己造出一种木柄皮鞘腰刀。时至今日,保安腰刀在设计、锻打、淬火、镶嵌等工艺上更有了新的突破,制作腰刀的工序已多达80多道。仅制作刀把一项,就要对黄铜片、红铜丝:白铁丝、牛角、塑料等不同材料分别进行加工,然后将其巧妙叠合胶铆而成,雕绘上种种栩栩如生的精美图案,抛光打磨完毕,顿生五光十色,耀人眼目。
保安腰刀的刀面上也刻着图案,加"七颗星"、"五朵梅"、"两条龙"、"一把手"等。每户保安人家都有铁匠,每位铁匠都有自己的特定图案。有的图案是某位铁匠的标志代号,有的图案蕴含着一个美好的传说,或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如"一把手"的图案就记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过去,保安族中出了一位技艺十分高超的腰刀匠人,他制作的腰刀闻名于世,人见人爱。可他一身正气,铁骨铮铮--只给好人打铁,不给坏人做刀,贪官污吏更别想得到他做的腰刀,这更使他的腰刀身价百倍。这时,管辖他家乡的县官为了巴结上司,限这位铁匠在30天之内做出100把刀来,否则就要砍去他的手。这位铁匠根本不把县官的命令当回事,一把刀也不给他做。这一下可惹恼了县官,以刀砍相逼,铁匠硬是不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狗县官果真下令砍掉了铁匠的手……
铁匠的骨气,就是保安族人民的正义精神!后辈保安族铁匠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就在最精美珍贵的腰刀刀面上銮下了一个五指并拢的:,一把手"图案。现在,这个图案已被国家认定为保安腰刀出口的统一标志。
保安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除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尊奉《古兰经》、圣训,履行必修功课外,伊斯兰教对保安族的影响还体现在方方面面。在服饰上,保安族男子同回族男于一样喜欢戴表示清洁无染的圆顶无檐小白帽,穿白衫;妇女也同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妇女一样,喜欢戴盖头。在饮食上,多以小麦、玉米等为主食,以牛丰肉为副食,严格禁食猪肉,不吃凶猛禽兽之肉,不吃动物的血和自死动物。
保安族的婚俗礼节、丧葬仪式也都严格按伊斯兰教教规举行。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也都是保安族的重大节日。开斋节,又称"尔德节","尔德"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回归和欢乐的节日。这一节日是保安族人民最欢乐、愉快的日子。人人穿上最新最美的服装,家家户户炸"油香"、"撒于"、"果果"等香甜美味的面食。男人们洗净全身,到清真寺集体礼拜。男女老少互道"色俩目":祝生活幸福,合家安康,节日愉快。
在欢乐的日于里,山野间响起奔放的"花儿"歌声。在西北地区,:"花儿"这种民歌形式尽管为回族、汉族、撒拉族、东乡族、土族、保安族等民族共有,但保安"花儿"却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地方色彩。保安"花几"高亢嘹亮,自由奔放,声调由低转高,带有颤音,悦耳动听;其歌词内容美好,比喻贴切,语言生动、很有吸引力。
"花儿"的曲调叫"令"。保安族的"花儿"有"保安令"、"大眼睛令"、"脚令"、"拔青棵令"、"六六儿三令"、"哎西干散令"等。它的基本形式是四句一首,前两句是引句,即陪衬句,运用比兴手法;后两句是本意句,即主题句。其中一、三句结构相同,多为九个字或十个字一行;二、四句结构相同,为八个字一行。如:
核桃树开花(的)人没见,
绿核桃咋这么大了?
我俩人好久(的)人没见,
名声儿咋这么大了?
保安"花儿"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对反动统治者和剥削者、压迫者的强烈控诉和反抗,如:
有钱的吃成蜘蛛了,
有身子没爪爪了。
穷人刮成骨头了,
有骨头没有肉了。有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
岔岔的背斗常背者,
鞋破了麻绳连者,
光阴穷了穷推者,
好光阴来的(哈)盼者。有歌颂民族团结和新生活的,如:
东海里升起红太阳,
积石山闪了个金光。
各民族团结搞生产,
幸福的日子万年长。
|